Featured image of post To NOIP

To NOIP

本文记录了作者在NOIP信息学竞赛中的经历和感悟,从高一加入竞赛组到高二复赛结束,回顾了竞赛过程中的学习和挑战,并反思了在高考压力下继续竞赛的心路历程。

上面这张证书是星期四下午拿到的,至此 NOIP 2012 画上了一个不完美但却圆满的句号。

由于最近的一系列事件,加之以徐丹的高压政策下,我们被迫交出了机房的钥匙。一开始当然不会同意,但最后还是交出了钥匙。因为想明白了一些事情。首先,钥匙交给我们保管,是为了让我们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可以进入机房得到联系。信息学不像数理化,只要一本题典,一堆草稿纸就可以应付的。但是,如果我们在机房,并不能干很多事情,并不能把时间全部高效利用,并不能 AC 更多的题目,而更多的时候是在磨洋工。那么这把钥匙给了我们,又有什么积极用处呢?在上交钥匙的时候,便决定以后周六、周日不再踏入机房。而周四,本来还想去联合电子看看的。不过徐丹非要把我们押在那里,看来计划又要有变化了。对于徐丹,并不是不尊重,而是她有时候说话的气焰太嚣张了。一个连 C++ 语法都讲不连贯的人,居然妄想着辅导我们算法,简直是可笑不自量。

本来打算彻底退出竞赛编制,自己在家里有空的时候刷题,毕竟距离初赛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一时不知道怎么开口。至于原因,请允许我使用历史学科教导我的方法来简要分析一下:直接原因是徐丹索要钥匙事件;根本原因是对于竞赛时间不能得到合理利用的难以容忍,在此不一一例证。这样一来,便可心如不系之舟了。至于高三的竞赛,张兴老师希望我可以继续努力,争取拿到国一。只是担心那时候是否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或者有没有别的优惠政策。毕竟取消报送,不论自己是否热爱这门竞赛,在高考这座大山的压迫下,还是会或多或少的丧失一点积极性的。

对于高一到高二复赛结束,这段竞赛经历将成为我永久的记忆。从中学到的领悟到的,远比寒窗十年所得要多得多。这一点,或许同样搞竞赛的人会有同感吧。接下来的内容是对于那段过往的一些回忆。

说起信息学竞赛,不得不提一提冯璞。我记得那时在高一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有一天中午和她聊天,说到赵之赫在跟一个老师(张兴)学编程,问我要不要一起去。说实话,我并不需要学,因为那些早就会了,只是对于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所以就答应了。于是她把赵之赫妈妈的电话给了我。于是我便和赵之赫妈妈取得了联系,她又给了我张兴老师的电话,就这样,辗转多方,终于和张兴老师取得了联系。他和我说让我第二天下午早点去和他谈谈。

第一次,跑到信息楼三楼,等候在网管室门口。由于紧张,甚至误将一名学生认做了老师,搞得好尴尬。终于,张兴老师到了,给我第一印象是高级知识分子,技术宅,再后来的接触过程中也印证了我的想法。那天他和我谈了好多,关于编程,设计,美学……

就这样,我通过非正当途径,成为了信息组的一员。那时候的信息组还是非常强大的,例如缪晓伟、张宇辰、周弋渊、王俊涛(《坐在生活的前排》范文的作者之一),这是我印象中高三神犇。在当时,高二的选手还欠火候,例如项业成、王意天、胡宇涛。不过有一点让我非常钦佩,他们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都在认真刷题,也是由于受到他们的影响,为了竞赛,我戒了游戏。自此以后,再也没有碰过任何游戏。

第一次初赛,说实话,大家都没重视。毕竟只有高一嘛,还有机会。于是乎,差了 7 分出线,两道选择题。不过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了。因为我是在十一长假七天内飞快的看完一本初赛书,就这样去裸考的。再加上一些自己曾经写代码的经验。几个辅导竞赛的老师大吃一惊,甚至说后悔当初没有考前专门辅导一下我。

初赛结束以后,距离信息组正式报名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我便在张兴老师的办公室内,有时候和他聊聊天,有时候他教我一些基本的算法。下学期,开始了正式的上课。内容分为三大块:C++、数据结构、算法。C++ 部分还是很轻松的,我还上了几节课。数据结构就不好说了,深似海啊。在讲到树、图的时候,已经缴械投降了。而且带着侥幸的想法,认为这就是最难的内容了。不过当时老师安慰我们说我们暑假要去常州培训,那个时候他们会给你们讲清楚的。

就这样,我们一直上课到暑假。期间我还去数学组客串了几节课,本想去听数论的,结果张伟兴就是不讲。到了暑假里,八月份的时候,我们又集中起来上课,每天晚上在机房里对着电脑调试代码到九点半。期间自称蒟蒻的神犇缪晓伟来给我们上了半天课。项业成给我们讲了并查集。后来又把我叫到准备室,给我讲了 DFS。

接下来就是振奋人心的常州之行。本以为可以疯玩了,结果除了第一天下午张春华老师带着我们参观了一个公园,以后就每天六点半起,十二点半睡,其余时间都在写代码,持续了一个星期。到最后整个人都瘫掉了。不过还是觉得很开心,因为学到了很多,见到了很多神犇。

就这样,迎来了初赛。在初赛前,抽了几节晚自习复习。初赛前一天本来是放假,但我还是留了下来,和项业成、王意天、胡宇涛一起复习,就这样看书看到第二天一点。初赛启程。2 个小时一会儿就过去了。我记得的玉米是第一个交卷的,不过出来的成绩并不理想。玉米和项业成都挺可惜的。我和胡宇涛过了初赛,接下来就是暗无天日的复赛刷题了。

停课刷题,我记得在短短的十几天里,我们一共刷了上百道题目。把前几年的复赛都做过了,并且立志要拿一等。在出征前,张春华老师还请我们吃了一顿饭,虽然是在学校食堂吃的,不过这份心意还是领了。

南航,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两个学生,加上张兴,三个人走在大道上,显得尤为渺小。复赛很快就结束了,唯一留下印象的,是南航极其优越的伙食。

等待结果是一个非常揪心的过程,因为有所期待。最后出来是二等,失落是肯定的,不过那个时候已经完全看透了。

随着高三神犇的离开,现在的信息组毫无生机,都是一些像我这样的蒟蒻。不堪回首。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