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志(2016 年度总结)

一直想写年终总结,却总是忙于应付各种事务,导致一拖再拖。适逢今天立春之际,写下这篇文章,权当是对过去一年的反思与总结。

时间真是个猝不及防的东西,不知不觉中高中时创建的这个博客已经在巨大的互联网世界中立足四年了,而我也已经从当时特别无知的高中生变成了如今比较无知的大学生了,年龄总是一年一年的增加,但是真正的智慧却不会随着时间线性的增长,总是需要及时的去反思总结并且在实践中进行运用才能真正的内化成智慧。

如果说 2015 年的关键词是“比赛”,那么 2016 年的关键词一定是“项目”。虽然许多人习惯在“项目”前面加上“科研”二字,但是当真正的深入进去才会发现,你一个普普通通的本科生,又怎么可能做的了什么科研呢?无非是导师看你骨骼惊奇,想锻炼锻炼你,顺便让你搬搬砖罢了。再说那么多本科发顶会的同学,又有多少人是凭借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呢,大多数都是导师研究出来挂个名而已。

当时为了接触更多的研究方向,所以申报了很多各方面的课题,回想过去一年,从基础的 STM32 写到 FPGA 最后转到机器学习习,涉猎也算不窄,但是写完这么多东西以后却发现这些都不是我所喜欢的方向,似乎自己更喜欢的是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内容,而不是从小就开始学的编程。经常会有学长和我交流的时候问我,为什么代码基础这么好,不报就可以,或者说不走计算机科学(CS)方向。我感觉当遇到大量重复工作的时候写个程序来代替是我做喜欢的工作,但是现在国内的底层码农基本都在沉迷在各类企业管理软件的制作之中,偏重业务逻辑也不是算法逻辑,对于这方面却没有很多的兴趣。

通过过去一年的磨练,我发现自己对于未知的内容有着较深厚的兴趣。对于编程方面,如若让我使用别人的算法实现各种各样的系统,那我一开始都会去拒绝这样搬砖的体力活的(当然砖还是要搬);如若让我去改进或者设计一个种全新的算法,却能够让我感到非常 excited。对于电子方面,如若面对的是一个根据理论可以得到很明确结果并且与实际相符的电路时,我是非常乐意去制作的;但是如果遇到一些比较玄学的电路或者理论与实际相差甚远的电路时,我却愿意去探索其中的原因以及奥秘。

但是未知的内容钻研多了就会产生一种疲累感以及无力感,当解决这些未知内容的时间限制越少时,这种感觉越强烈。往往这个时候就想什么事情都不做,好好的放空一下自己。但是生活怎么可能这么顺心如意,更加常见的剧情便是紧接而来的无数的事务忙的晕头转向。难得的闲暇便是刚刚考完试的几天吧,可以没有任何顾虑的娱乐一番。

在大学学习已经两年有余了,对于大学课程也找到了应对其的套路:平时翻翻书,考前做做题。说起来轻巧,但是却因课程难度而异。对于简单的课程,考前两个小时背个重点就能应付;对于较难的考试,考前可能要看上一个礼拜才能勉强应对。但是考完以后却发现书上所教授的内容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因此年末时想到一个方法:将输入式学习向输出式学习进行转型。于是就有了知乎专栏上面的内容,通过综合大学所学的知识和课外的知识,从根源上解释如何制造一套计算机。

但是,光学习仍然不够。想想已经是半只脚踏出校门的人了,同学之间讨论的话题也从大一时如何上大学、为什么上大学变成了毕业以后读研还是读博,国内深造还是出国深造,读什么方向。当然偶尔也会调侃道房价为什么这么贵,连个厕所都买不起。去年一年所做的项目就是为了确定研究生到底应该读什么方向,目前粗略的定了两个(集成电路设计以及机器学习)或许随着以后的学习会发生一些变化。虽然想读博,但是看着那么多博士哭天抢地,却又有点犹豫。去年下半年开始尝试着出国的准备,最终以 1217 事件悲惨收尾,或许这个应该就是今年的重点吧。虽说开始进行出国的准备,但是却还有很多的未知,到底要不要出国读?读不读博士?先硕士后博士还是直接博士?读完以后要不要回国?回国了又该如何发展?这无数的念头在脑海中挣扎,或许应该安慰自己“船到桥头自然直”吧。

除了这些内容外,去年还利用空余时间接触了乐理方面的知识,自学了 Ukulele。虽然只会一些基本的曲目,但是发现当身心烦躁时弹上一曲却能使自己平静下来。此外还接触了中医的知识,感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中医养生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最后重拾了中学时期的《周易》,研究起了八字算命,在玄学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对于玄学方面的内容,可以引申出很多有趣的内容,希望日后有机会可以写出了与大家分享。

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历过很多的困顿、艰辛,但是我相信这一切都值得。明天还有新的梦想等着我们去追逐。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